10/16 Basel - Breisach am Rhein 70公里 土石路


終於等到大晴天。希望這種天氣可以一直持續下去。


 



早上的Basel



 



這裡的單車路標開始有歐盟的號碼。可是應該是15號才對。




即將離開瑞士,騎回德國。這一段瑞士的萊茵河之旅只能說是普通,並未給我深刻的印象。加上高昂的物價,老覺得這段路不大值得。所以今天要回德國,我是非常高興。還是辛苦的找出城的道路,幸好不長,沒半個小時就騎在萊茵河旁的土石小徑上。昨天看了下路線,幾乎一整路都是貼著萊茵河騎。心想該不會整路都是土石路吧。騎了一陣子之後,我幾乎可確認,今天都是這種路。既然一直沿著河走,河旁幾無住家,一整段都是類似自然公園的綠帶。為求貼近自然,當然沒有鋪柏油路的道理。土石路也分三六九等。去福建土樓那回騎的就屬劣等、極劣等。而這裡的應該算是優等。整條路非常平整,應該是壓過的。除了因沙石造成的噪音外,實在沒啥困擾,對速度影響也不大。平均下來有二十出頭。一路上人煙稀少,有時騎了大半個小時也沒碰上半個人。單車騎士也不多,都是些來健身的老先生、老太太。沿途沒經過任何村鎮,每隔幾公里會有岔路指到附近的村落。在這種路上騎車效率當然高,十一點出頭就到了預定的午餐地點 Neuenburg am Rhein

 





沿途都是這種路


 




這裡的萊茵河。兩岸都沒住家


 



這個路標看到很多次,一直不知道啥意思。今天終於搞懂了,繞道


 



這一帶啥都沒有


 



這個路標實在看不懂。單車上打了個X,好像是說單車不能進入。可是不往裡面騎又怪怪的。最後還是往裡騎,好像也正常。



這是個非常小的鎮,中心區只一條街開著幾家店。看了幾家餐廳都沒開,好不容易在巷子內找到一家Cafe有賣午餐。老闆娘不會英文,雞同鴨講了半天,總算點成了spaghetti。這個字是國際共同發音。


 



中午吃飯的小鎮。



吃完飯又回到原來的路。一樣的路況、一樣的樹林、一樣的萊茵河。這種時候就該聽音樂了,而且要氣勢磅礡的音樂。這樣騎了兩個小時,Breisach居然到了。看看碼錶,比原先算的少了十公里。這時才下午兩點多。


 




一樣的路,一樣的萊茵河。看到有船就已是很大的不同。





中午看了Neuenburg am Rhein之後就擔心、Breisach會不會一樣冷清。幸好我多慮了。進入Breisach範圍不久,就看到不少遊客。路旁有露天市集,街上也到處是商店,非常熱鬧(以小鎮的標準講)。而且一座大教堂矗立在鎮中心的小山丘上(那一帶屬於上城),很遠就能看到。我住的旅館就在教堂附近。既然時間還早,洗完澡後把整個鎮逛了一下。根據一路上有限的英文介紹,我可以感覺,這鎮上的人非常緬懷過去的輝煌。當年有幾條長途道路交會於此,而山丘上的大教堂就是一個重要標誌。在許多古代文獻中都有提到這個地方,...。在1945年這個鎮的85%毀於聯軍轟炸。所以...。到一個新地方逛逛都是有趣的。我還特別在山下的露天市場買了一大盒當地葡萄。這葡萄已經熟透,甚至蹦開了不少。水份多、甜度高,是我吃過最好吃的葡萄之一。
旅館的住宿不貴,可是晚餐很貴。那服務生的笑容更貴。他好像是法國人。

 



爬上Breisach上城的路,今天唯一的爬坡。


 



旅館看出去的景色


 




Breisach 上城


 



教堂


 




Breisach 下城


 



在農夫市集買的當地葡萄。很醜可是很好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iahuei_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